ウィンドウを閉じる

J2630 忍澂和尚行業記 珂然 画像

続浄の割書は、青字で小さく表示。

巻_頁段行 本文
J18_0029A01: 之一毛。滄海之一滴矣。自外經本。不能對校而刻。惜哉。又本邦寬文年中。黄檗山鐵眼禪師。發起希世大願。翻刻震旦北藏經本。
J18_0029A02: 自是本邦。 亦請致藏經。得易易然。諸州往往。設於藏室。其功偉哉。然而所謂。北藏經本。脱誤甚多。是我之所以三十年來。
J18_0029A03: 芥胸次。對校之願。且北藏經本。訛脱甚多。北版稍是。南版尤非也。吾子應知。且復方。指示大藏對校善本。所在之處者。我欲當以
J18_0029A04: 爲對校龜鏡之善本。不乏本邦。震旦既滅。而難再得。唐及宋元三朝藏經。昔入本邦。于今不滅。諸州往往。現在于名山古刹。然
J18_0029A05: 是等經本。盡美矣。尚未盡善也。又震旦古今。唐及宋元。二十餘副藏經外。別有朝鮮校正刻版藏本。在本邦諸州者。斑斑可見。
J18_0029A06: 凡十餘刹。斯乃盡美矣。又盡善也。萬國無雙之善本也。原其由起。抑是朝鮮刊刻藏版者。中古高麗國王。篤歸佛法。遙視彼震旦藏版。
J18_0029A07: 毎廢而復興。絶而復繼。 歷世屢爲改刻。 有傭書傳寫訛脱不少深痛惜之。乃集宋官版。及諸國刊行經本。 由來高麗流布經本。凡六
J18_0029A08: 七藏。使高麗闔國諸大德。參互校讐。丁寧再三。正誤補闕校正藏經刻版。新開於高麗國。其國王設心之弘。慮事之遠、希代之護
J18_0029A09: 法。不朽之盛事。可以爲天下後世。閲藏之元龜也。其宏偉勝大之功業。非言辭之所可得贊。漪歟盛哉。然而惜乎。是刻版。復近世
J18_0029A10: 爲兵所焚。皆爲煨燼。擧國惜之。爲亦重可悲矣。葢是朝鮮校正藏本。所以爲萬國無雙之善本其如此也吾子應知然其現在本邦
J18_0029A11: 十餘刹。朝鮮藏本。亦歳月遼遠。漸致闕本。不能全備。識者。比諸白圭之一玷。寶劍之微鏬。豈不惜哉。是亦不足以爲我對校之
J18_0029A12: 龜鏡矣於中洛陽建仁禪寺藏室所謂朝鮮校正經本。其製梵筴。裝潢精麗。自古合寺淸衆。防護嚴密。至今無一卷有闕少矣。是足
J18_0029A13: 以爲我對校之龜鏡也。實如來法藏。一綫命脈。係於是藏。苟是藏滅則。天下後世。法藏是非。何以爲徴乎。嗚呼聖世一麟可愛。風
J18_0029A14: 前一燈危哉。北藏經本。訛脱之原緖。朝鮮藏版。善本之根由。其實如此。是故。我欲主於北藏。對正于建仁之藏。其意在斯。所由
J18_0029A15: 來舊矣。唯恨其業尤大。功不獨成。猶憂江河之涸欲泣以益之。荏苒歳月。以至今日。可勝歎哉。賢士聞之。稽首而曰。因師指
J18_0029A16: 諭。聽未聞事。知未識事。是何幸乎。善哉大願。昻然高志。誠可欽讃。人患無志。苟有志則。何事不成。師尚勉之作禮而去。
J18_0029A17: ○余謂。師答賢士。北藏對校之説。其事有援據。不敢任胸臆。因事實所據。今竝列於玆。用爲照映。覽者宜知。△大明南北二藏。
J18_0029B18: 禁中官版。密藏道開禪師。募縁文曰。大祖高皇帝。既刻全藏於金陵(南藏)太宗文皇帝。復鏤善梓於北平。(北藏)北藏既在法宮。請
J18_0029B19: 施非易。南藏雖行諸郡。印造尚艱。 吳郡樂晉。刻方冊藏序曰。南北二藏。版屬官家。題請印造。甚不易。 繡佛齋汪
J18_0029B20: 道昆。刻大藏序曰。以經庋尚方。儼若中祕。刀布不易購。舟車不易通。僻壤遐陬。千歳不覿。 △至明。諸州經版皆滅。唯僅
J18_0029B21: 南北二藏版存。密藏禪師。募縁文曰。淅之武林。仰承德風。更造方冊。歷歳已久。其刻遂湮。今宇内所行。惟南北兩藏。 同禪師。
J18_0029B22: 刻大藏願文曰。萬曆壬午。從補怛天台。詣武林。於紹興道中。忽見古寺殘碑。載勝國時。會稽郡大藏版。凡七副因感泣思惟。版
J18_0029B23: 刻之在一郡者。且爾。其卷軸流通。在天下者當何如哉。 迺我明僅南北兩版。法道陵夷。莫此爲甚。 翰林編脩。秀水馮夢禎。
J18_0029B24: 刻大藏縁起曰。宋元間。除京版外。如平江吳興等。倶有藏版。不啻七八副。法道之盛。此其一端。迨國朝僅有兩京之版。而諸方
J18_0029B25: 之版盡廢△唐宋元三朝。大藏經舊。 一曰。唐藏繕書經本。宋元印造經本。其所證者。馮夢禎刻藏縁起曰。此方藏經。自東漢。迄趙宋。
J18_0029B26: 千有餘年。而傳譯稍備。時未有版刻。倶繕寫流通自版刻行。而流通浸廣矣。 一曰唐藏印造及繕書經本。宋元印造經本。其所
J18_0029B27: 證者。大史金華宋濂。佛性圓辨禪師。淨慈順公逆川〓塔碑銘序曰。師諱智順字逆川。溫之瑞安。陳氏子也云云。補刊開元藏經版。仍印
J18_0029B28: 施之。其可以弘濟人者。無不爲也。 兩説如此。竝收載玆。以備稽攷(或曰宋濂所謂開元。蓋非紀年。而寺號乎。然則。
J18_0029B29: 禎説爲正。未知孰是)△法珍尼。斷臂事。大司空。五臺陸光祖。募刻大藏敘曰。昔有女子崔法珍。斷臂募刻藏經。三十年。始就
J18_0029B30: 緖。當時檀越。有破産鬻子應之者。聖朝道化宏廣。越前朝遠甚。豈無勝心豪傑乎。不能倡而成之。而諉以爲難。是丈夫之
J18_0029B31: 志。不若一女子也。 大史馮夢禎。刻藏縁起曰。磧砂藏版縁。始弘道尼。斷臂募化。弘道化後。其徒復斷臂繼之。更三世其願
J18_0029B32: 始滿。吾儕丈夫。不能深心荷擔大法。鏤版流通。反一女子之不若。即生淸世。遇佛乘。空手入寶山。豈不愧死。△方冊藏本。
J18_0029B33: 權輿法珍。志信衟人。吳郡王世貞。刻大藏縁起序曰。於是開士密藏。始發心。傚弘道比丘尼。磧砂之故事。以儒書例。募梓△南
J18_0029B34: 藏之謬。甚於北藏。馮夢禎。刻藏縁起曰。北版稍精。而藏禁中。請印甚難。南版印造雖易。而訛謬頗多。愈改愈甚。幾不成讀。然

ウィンドウを閉じる